DAY19 | 跟 Vue.js 認識的30天 - Vue 自定義指令(`directive`)
在粗淺的看過這一章時,覺得 Vue 真的有好多功能啊,目前的我似乎還是沒辦法很熟用 Vue 的每項語法,只希望未來在遇到各種問題時,我能有印象可以使用哪種語法。
自定義指令寫法
自定義指令分成2種寫法,分別是全局註冊及區域註冊:
全局註冊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Vue.directive('directiveName',{
bind(el, binding, vnode) {
// 指令第一次绑定到元素時调用,只調用一次。
},
inserted(el, binding, vnode) {
// 被绑定元素插入父元素時调用
},
update(el, binding, vnode, oldVnode) {
// 模組內的元素變動時調用
},
componentUpdated(el, binding, vnode, oldVnode){
// 更新后调用。
},
unbind(el, binding, vnode){
// 指令解除绑定
}
})區域註冊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directives:{
directiveName:{
bind(el, binding, vnode) {
// 指令第一次绑定到元素時调用,只調用一次。
},
inserted(el, binding, vnode) {
// 被绑定元素插入父元素時调用
},
update(el, binding, vnode, oldVnode) {
// 模組內的元素變動時調用
},
componentUpdated(el, binding, vnode, oldVnode){
// 更新后调用。
},
unbind(el, binding, vnode){
// 指令解除绑定
}
}
}
自定義指令的鉤子函數及其參數
上面2張圖是從 Vue 文件中擷取出來的,但光看說明還是不清楚裡面的配置,所以就讓我們來實際操作試試。
鉤子函數
1  | <button @click.prevent="counts++">新增P tag</button>  | 
畫面剛載入時,會執行 bind() 及 inserted() 。
當點擊了新增 P tag 的按鈕時,會先執行原本的第一個 P 標籤的 update() 及 componentUpdated() ,之後執行新增的那個 P 標籤的 bind() 及 inserted() 。
也就是說會先執行完原本標籤的 update() 及 componentUpdated() (不論原本標籤有幾個會都執行),才去執行新增標籤的 bind() 及 inserted() 。
鉤子函數中的參數
el: 綁定該自定義指令的元素,可透過el直接操作該 DOM 元素。binding: 擁有許多屬性,可以供使用。如下圖。
vnode及oldVnode: 感覺不是很常會用到的東西,之後再找時間了解。
在 Vue 文件中重點提示了:
除了
el,其餘的參數中的屬性只能讀取不能修改,如有需要在不同函數中共享一些數據的話,可以在 HTML 中透過dataset(data-*)來設定。
動態綁定參數
1  | <button @click.prevent="changeDirection">改變方向</button>  | 
透過 v-directiveName:[dynamicArgumentName] ,可以為該元素的自定義指令加上動態參數(可跟著模組資料進行更新)。
提醒一下,如果僅僅是變換綁定的參數,也會為該元素觸發 update() 及 componentUpdated() 喔!
自定義指令值
特別把這個寫出來是因為剛開始練習時,一直無法正常運作,後來才發現這個值的使用方法跟 v-bind 的用法是相同的,值可以物件、陣列、數字、字串等等,但也因此如果這個值是單純字串的話,那麼就一定要加上 '' ,讓 Vue 知道這是字串,否則 Vue 會認為這是模組資料(data)的內容。
Demo
See the Pen DAY19 | 跟 Vue.js 認識的30天 - Vue 模組自定義指令(`directive`) by Celeste6666 (@celeste6666) on CodePen.
參考資料

